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之打卡北京文化新地标
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从国家自然博物馆获悉,该馆将在南中轴线大红门地区筹建一座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新馆。目前正在进行总体技术设计与规划,未来,新馆拟规划6万多平方米的展厅、几十间教室和剧场,满足观众的学习、休闲需求。
走进国家自然博物馆,可以看到馆内人声鼎沸,不少家长带着孩子穿梭在博物馆里,馆内不时传来孩子们惊喜的尖叫声。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年接待观众达180万人次。
(资料图)
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该馆在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地球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现馆藏藏品37万余件,珍稀标本数量在国内自然博物馆居首位。
然而,这样一座免费开放的顶级自然博物馆目前却面临着两难的尴尬:一方面,面对不断增长的参观需求,这里的门票每每放票即“售罄”,被戏称为“最难预约的博物馆”;另一方面这里馆藏藏品虽然有37万余件,但目前展出的只有3000多件。
这一切都是因为博物馆现有建筑规模不足所致。新馆建成后,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国家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介绍,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新馆建筑总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分为展览陈列区、教育科普区、藏品收藏区等区域,将重点展示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动物、植物、海洋生物和生态等内容。
“现在来自然博物馆参观的需求非常旺盛,我们将在新馆规划几十间主题教室和剧场,请博物馆一线的专业科研人员给大家面对面解读标本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们获得准确、丰富的自然知识的同时,激发其探究科学的兴趣。”孟庆金表示,新馆将大幅提升服务公众、知识传播的能力,成为未来南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引领首都南部城市更新。“新馆除了具有强大的展览和教育空间,还将打造为城市会客厅,成为市民茶余饭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场所。”此外,新馆还将具有强大的收藏、科研等功能,为博物馆开展活动提供支撑。
新馆建成后,现有的老馆希望予以保留。“现在的这个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一座大型自然博物馆,在整个中国博物馆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现建筑为北京优秀近现代保护建筑,承载着几代人参观自然博物馆的记忆和首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变迁,它有展厅,有库房,各种空间、设施都很适合自然博物馆的功能发展。如果能够保留,未来我们希望对它和新馆进行差异化定位,以拓展博物馆功能。”孟庆金说。
据了解,国家自然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免费对社会开放。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地球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目前是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自然历史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国家自然博物馆馆藏藏品中,珍稀标本数量在国内自然博物馆居首位,如世界上已知出现最早的有胎盘哺乳动物中华侏罗兽化石、复原全身羽毛颜色的赫氏近鸟龙化石、唯一保存完整的黄河象头骨化石等,还收藏有许多珍贵的国礼标本。
目前,国家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设有古爬行动物、古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神奇的非洲等常设展览,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演化发展的全景图。每年还推出不同主题的临时展览和巡回展览。
文/本报记者赵婷婷
(北京青年报)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资讯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用4年的时间等到花开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 民航“父子兵”和“夫妻档”坚守春运保障第一线
- 热闹喜庆过大年 浙东古镇浓浓年味引客来
-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德保县提升防控等级
科技
-
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02-07
-
天津: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02-07
-
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02-07
-
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02-07
-
错峰有序、防疫有力,畅通“最后一公里”——春运返程交通运输疫情防控有保障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