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图为近日拍摄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厅。新华社发
8月2日,中国国家版本馆首批版本捐赠入藏仪式在京举行。图为与会者在观看部分展出的捐赠版本。 陈斌 摄
8月2日,中国国家版本馆首批版本捐赠入藏仪式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有关公藏单位和民间藏家捐赠的12万余册/件实物版本和42TB数字版本正式入藏国家版本馆。
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载体,反映和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动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什么样的版本能够纳入收藏范围是国家版本馆内容建设的关键。本次入藏的版本包括古籍原件、原大仿真影印本、精品出版物,非遗作品、摄影作品、书法作品,碑刻拓片、手稿手迹、邮票邮资封等实物版本和各类文献数据库等数字版本,受捐的历史典籍中善本比例接近80%,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正因此,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我国历来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从周朝的守藏室到汉代的天禄阁,从唐代的弘文馆到宋代的崇文院,从明代的文渊阁到清代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一直承担着培根续脉的文化功能。中国国家版本馆,正是新时代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馆内藏品作为文明发展的结晶和文化传承的金种子,铭记着中华民族诞生、发展、壮大的演进历程,同样也承载着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中央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喜爱程度越来越高。《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唐宫夜宴》等文化类节目“圈粉”无数,传统节日文化深入人心,文物热、非遗热、国潮热等纷纷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焕发当代价值和魅力。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背后体现的既是人们对中华文化深刻的精神认同,也是人们文化归属感、自豪感的显著增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历史典籍版本从历史深处走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应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经验,坚定“走自己的路”的定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升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
上一篇:更少的GMV和广告利润,淘宝直播为什么重新下注“产业带直播”?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资讯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用4年的时间等到花开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 民航“父子兵”和“夫妻档”坚守春运保障第一线
- 热闹喜庆过大年 浙东古镇浓浓年味引客来
-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 德保县提升防控等级
科技
-
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02-07
-
天津: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02-07
-
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02-07
-
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02-07
-
错峰有序、防疫有力,畅通“最后一公里”——春运返程交通运输疫情防控有保障2022-02-07